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校动态>>解小:整体把握教材 发展核心素养
解小:整体把握教材 发展核心素养
——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解小数学组第十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莉云



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教研理念,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如期而至,全体数学教师克服疫情困难,怀揣学习热情积极参与线上活动。1214日教研活动主要以四年级杨丽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二年级管娜老师执教《千以内的数》,教研组教师互动评课的形式进行。教研组长周彦老师提前在教研组群中通知会议时间、内容、做好云教研安排。

杨丽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整体把握计算教学的脉络,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经验为踏板,巧妙的利用迁移,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进行竖式计算,结合算理、长方形图,体会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和不同,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培养和发展。

管娜老师在执教的《千以内的数》时,先是创设现实情境,引发数数需求,进行了三个复习活动:复习个、复习十、复习百让学生带着之前的经验来继续认数。接着用工具表征数,理解数的含义:从认识整百数到认识几百几十几,再到认识千,通过拨珠游戏让学生初步认识千。最后深化概念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学中十大核心素养“数感”是我们课中最易遗忘的实物。所以我设计了4个活动:千字文、一千元、一千米、一千张A4纸,尤其是一千张A4纸我先是出示一张,再出示十张,然后出示一百张,最后让学生估计一千张。通过4个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千有多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周彦老师在研讨的时候提出,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新的计算问题,启发学生在以往乘法计算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迁移算理算法,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运算的一致性。杨老师在执教中,先让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在次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乘法算式。由学生自主提出,激发学生探索的学习动力。学生在构思算式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方法迁移的感受。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可以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四位数乘两位数等多位数乘法,构建了丰富的探索素材。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时,重点鼓励学生进行乘法算理算法的迁移。老师不仅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而且让他们借助面积图进行运算道理的表达,发展了学生数形结合思考的能力。特别是“你怎么想到这样计算的”这个问题,启发学生对于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回顾提炼总结,感悟转化的过程,学生用“拆 算 合”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从未知到已知,算理算法的迁移体现在整理乘法学习的全过程,整体设计“整体乘法”的主题单元,将转化思想、迁移算理算法贯穿在整个大单元学习中。

王暑雅老师说,管老师通过找一找、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课堂变得灵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寻数本质,感受位值充分将数行结合,通过多次拨珠子让学生获得清晰的数的概念,在汇报交流中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自由选材料自由选数,其中对324”的摆法重点汇报,让孩子们分别用小棒、方块和计数器等不同的方式表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孩子们从多种表征的直观角度学习、认识数的本质、了解数的组成。二、数源于数,培养数感。计数器能展示数的内部结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数的概念,并且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中建立数感。管老师组织数数活动时,引导学生将原有的数数方法延伸应用到数1000以内的数,让学生经历了计数单位“千”的产生过程,体会了“千位”产生的必要性,进一步加深对各计数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数源于数,在整个数数过程中,学生边拨珠边数数,直观地感受到了数的内部结构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了数。管老师的课堂里看得到充满了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注重对学生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撰稿:周莉云 摄影:备课组 审核:陆卫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