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10月31日我校开展了以“慧创课堂,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的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有课堂观摩、主题分享、沙龙研讨和专家引领四个环节。常州市教育科学院林森博士,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全程参与、莅临指导,项目协同校的老师们相聚腾讯会议室参与研讨。研讨活动由学校课发部戴彩娥主任主持。
课堂观摩
前期,我校将两节研讨课拍摄下来,供项目协同校的老师观摩。陆卫华老师执教了四上《平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教学时陆老师借助激光笔激活学生关于线段的知识经验,进而借助直观演示,将线段延长、延长,让学生想象无限延长,在线段的基础上引出射线。创设了富有趣味和“数学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自然经历了新的数学知识生长的过程。张铖老师执教二上《白云》,本节课张老师能够充分抓住小学低龄段这个最佳时机,创设具象情境,用游戏化的任务推进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
主题分享
蒋琳校长进行了《“慧·创”课堂: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解小实践》的主题分享。蒋校长指出慧创课堂的初心是能增长学生智慧,培育创新意识。教师通过学科内的统整重组,学科间的融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质疑问难,合作分享,自主创新。在这过程中,蒋校着重介绍了解小在探索慧创课堂之中的创新方法,那就是聚合,连接,内容,活动,以及创意过程的五环节和四现象。
任煜副主任作题为《“慧·创”课堂:素养导向的英语课堂实践》的讲座。从素养导向的“慧创”英语课堂要素、素养导向的“慧创”英语课堂实践探索以及具体案例三方面展开,让与会的老师们深入了解了解小“慧创”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沙龙研讨
上课的老师们分别从教学设计、行课过程、学生表现、课堂创新创意等角度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课后反思,老师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要立足教学内容,结合我慧创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学习的兴趣以及运用的能力,从而培育创新意识。参加本次活动的项目学校老师们也纷纷发表了观点。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肯定了解小长期坚持探索慧创课堂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发展经验。课堂从学科走向生活,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学生成长与现实生活的角度重构教学内容,解决学生主体学习与发展的需求,激发了思维火花,培育了创新意识。
常州市教科院林森博士指出,今天的课程研讨活动非常有质量。今天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慧创”理念,也对慧创课堂的内核进行了探讨。学生能将学习与生活关联,真实投身学习与实践中,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也保障了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林博士也勉励项目学校的老师们,要勇于突破,走出教育教学领域的舒适区,不断提高课程研究的能力。
解小“慧创”课堂体现了“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创新,既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又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创新创造。本次研讨活动使协同校项目组的老师们深受启发,大家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我们将在研究路上继续前行!
(撰稿、照片:赵蕾 审核:戴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