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教材”是教师日常实践中需要并必须扎扎实实做的事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如何提质增效是本学期教研组研究的主题,2月12日上午各备课组齐聚办公室进行了数学期初教材培训。
一年级备课组认为“双减”之后,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做到教学设计提前完成,老师提前关注学情,分配好课堂时间,掌握好的教学方法,紧抓教学重难点,课后做好教学反思,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年级备课组提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职责担当,坚持在课内布置作业,并认真分析学情和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双减不减质量。
三年级备课组集中在一起,学习了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以单元整体教学为理念,让教师站在单元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教学内容,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提炼出单元整体观念来展示教学设计。
四年级备课组认识到在如今双减背景下,要立足学生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大单元整体设计、综合实践学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年级备课组认为“双减”,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课后作业的留存上,教师也需创新做法,达到既减负又高效的效果。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层次分类布置作业,在考虑“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分梯度设计作业难题。
六年级备课组提到在“双减”背景之下,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40分钟要效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要多多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地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谋新篇、开新局、启新程。本次学习提升了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老师们对重点课例更深入的思考。学习正当时,蓄力新征程,老师们已整装待发,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愿解小的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能乘“双减”春风,教“幸福”数学!
(撰稿:管娜 拍摄:各备课组 审核: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