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伴着冬日的暖阳,天宁区戴彩娥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于12月9日下午齐聚解放路小学,共同开展2021年工作室第七次研讨活动。
一堂班会:“拾”光印象 逐梦成长
伴着春夏,伴着秋冬,我们长大了
欢笑是浪花,推着挂帆的小舟
在蓝色的海洋畅游
梦想是云梯,托着稚嫩的叶芽
拥抱明媚灿烂的阳光
十岁的我们
像鲜花一般美好,像黄金一般珍贵
让我们一起为十岁歌唱
工作室领衔人戴彩娥老师带领着十岁的小可爱们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特别定制的《“拾”光印象 逐梦成长》主题班会课。
“’拾’光印象”小队将中队三年来的活动照片,绘制成长手账,重温精彩瞬间,梳理成长足迹,感受成长的过程。
“红领巾寻访”小队寻访恽代英纪念馆,了解恽代英的故事,感悟恽代英精神,提炼恽代英中队学生该有的精神与气质。
“少年科学说”小队阅读《科学家精神》的爱国篇和创新篇,体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及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逐梦乐成长”小队对话家长、老师,感受师长的关心与鼓励,从小立大志,做一名有责任担当,有合作创新精神的解小阳光少年。
戴老师对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大家志存高远,在心底种下一颗爱祖国、乐创造的种子,用善思敏行浇灌它,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两场讲座:融智▪慧施 聚力▪共进
当机遇遇见“挑战”
(常州市龙锦小学,吴梦洁)
对于“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沟通,“让教育回归,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工作室的吴梦洁老师有话说——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互相不可替代的,需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孩子健康、乐观地成长。双减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家长从此可以 “躺平"或者当“甩手掌柜”,而更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重点,缺一不可,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后盾和助力,也让家校共育更加紧密和谐。
师生日常中的补丁
(天宁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张煜宵)
读一本好书,犹如一次心灵的对话。听一堂好讲座,如同一次心灵的游历。双减背景下,教师的负担加重,如何积极生活,从容地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工作室邀请到天宁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专家张煜宵做客解小,在元素馆开讲,以三个学生日常行为案例为抓手,从不同角度分别诊断他们行为背后的出发点和心理状态,以及解决的措施建议。
学生是老师们每天都在亲密接触的人,老师们都是用着一腔爱意对待学生,但有的时候却不得相处之法。在与学生相处时,老师们要以尊重和爱为前提,要充分思考教学行为是否能真的促进学生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本次工作室活动,在互相观摩学习中,大家得到了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相信各成员在往后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坚守“躬耕美行”,终将“成己达人”。
撰稿:邹莹 审核:戴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