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校动态>>解小:聚焦单元起始课 落实核心要素
解小:聚焦单元起始课 落实核心要素
——2021-2022第一学期数学组第五次教研活动暨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卫华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

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

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

澄清又缥缈

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

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

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于是薄暮


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给孩子们创造“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形成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于10月26日下午进行了本学年第五次数学教研活动暨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展示活动,活动主题为大单元教学思想下的单元起始课教学探索

观摩分享 展芳华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认识加法意义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数与计算知识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基础性地位,对学生正确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计算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这一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加法,但在生活、学习中,加法对于他们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计算5以内的加法。

课堂上,一年级团队的管娜老师先采用对口令的小游戏,老师出题、学生出题、同桌出题,进一步激发孩子深入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动态呈现例题,让孩子们自主观察,交流图意,并逐步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表达的能力。从实物图的变化中抽象出数的变化,让学生联系实物图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认识和理解加法含义。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材解读 明方向

“数运算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地、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这正是数运算教学所蕴含的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培养学生数素养的具体表现,也是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因此,教师要读懂教材计算与应用相结合的内容设计,以应用为主线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淡化算法教学,重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体验, 落实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团队的王暑雅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数学建模”是体现“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重要数学素养。小学阶段模型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广义的角度,任何数、算式、性质、定律等都是一个模型。如3+2=5,此建模过程涉及小学阶段两类常见模型:一是直观模型,用直观形象的符号或图形表征数量关系和结构。二是用抽象的数学语言表示数量关系和结构。这里的建模可以有3个层次:①从现实问题到直观模型;②从直观模型到抽象的算式模型;③从抽象的算式模型到现实问题,或者从任意一方面到其他两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实现这三层次的建模过程。

同伴点评 助成长 

五年级团队的夏林老师点评: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可以说是计算教学的种子课,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所以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用三句话来说说图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六年级团队的张丽鸣老师点评: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数字卡片的游戏作为基础,让孩子感受今天要用分与合来解决馨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孩子独立思考,用做游戏、手势演示等形式,理解和认识图意,使学生感悟加法的含义,产生用加法计算的需求。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进取,不断成长。本次教研会加强了老师间的对话与交流,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将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老师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实。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团队风采

9.jpg

管娜

她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教育是一场最美的修行,相信她在解小这片沃土上一定能激扬青春,谱写幸福教育新篇章!

10.jpg

王暑雅

她用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行去教育孩子,她愿用爱心、微笑和最真诚的心,做孩子们永远的朋友。

11.jpg

丁菲

她坚信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做孩子的知心人,分享快乐和美好,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幸福的源泉。

12.jpg

团队合照

   

 

(撰稿:丁菲   拍摄:丁菲   审核:陆卫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