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集团全体教师参加暑期“新教学”项目试验区培训,各位专家给我们带来了满满干货,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8月底,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所有中层干部参加了线上论坛。论坛由常州市解放路小学蒋琳主持。
融合.优化
兰陵小学副校长王蕾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有感——兼谈我校“iRead”课程建设
王校长从崔允教授的《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讲座中重新思考兰陵小学英语学科的“iRead”课程的实施。她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对诸多的网络资源进行甄别、分析、对比和筛选,最终选择合适的软件,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香梅小学课发部副主任王文辉 《面对未来,创建生长着的香梅头奥+课程》
他分享了在以每一个儿童都智慧生长的理念为引领,培养眼中有光、心向远方香梅娃的“头奥+”课程体系,从课程目标、课程表达和课程实施三方面讲述了蕴含香梅元素的三级课程群体系,最终将全人的教育观,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孕育在课程中。
解放路小学课发部副主任戴彩娥 《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课程理念下幼小衔接的思考》
戴主任认为学校课程应该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基础上规划和实施学校课程,坚持素养导向,发挥课程的领导力。解小和和记黄埔幼儿园是江苏省首批幼小衔接试园校,学校将以此我契机,通过时空建设、适应性课程、家校社合作共育、协同化建设,尊重儿童、爱护儿童、解放儿童,做好幼小衔接项目的有效推进。
“双减”.增效
浦前中心小学教科室副主任李科霞 《“新教学”背景下作业变革的研究》
她认为“减”和“增”是紧密相关的,“减”离不开“增”,“增”了才能“减”。只有将只有增加作业设计的质量、增加作业内容的价值、增加作业指导的效度、增加作业评价的力度、增加作业展示的功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互相启发与促进。浦前中心小学的语文学科将通过梳理语文要素,明确营养点;连接语文核心素养,发现结合点;巧设单元语文作业,寻找落脚点的方式研究先行,变革作业,努力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兰陵小学教导主任蒋晓茹《新教学教与学的实践思考》
蒋主任认为在新教学的理念下,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体验一定要立足学科素养发展。她以统编版第一单元为例,分析了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丽华二小教科室主任蒋晓燕《“新教学”背景下的“减”与“增”》
蒋主任认同素养为本的单元教学直指学科育人的根本目标,而素养导向下的课堂,应该增加教学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减少单向、散点和低效的呈现;增加学生学习的力度和效度,减少机械、重复和被动的痛点。新学期,丽华二小将提升教师研修效能、推进减负增效落地、加强内涵建设发展三大举措,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打下丰富的底蕴。
解放路小学教发部副主任陆卫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思维的转型》
陆主任指出学生在校园内“吃饱”“吃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他结合解放路小学“课程”“课堂”“作业”等现状,提出变革方向:
1.课程实施要走向整合,与生活相连,与学科相融。
2.课堂教学要学会学习,从“学”“教”“评”三方面入手。
3.作业设计要整体视角,经历学、研、创、评、享五个步骤。
赋能.成长
浦前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袁董欣 《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成长》
袁主任阐述了学校立志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在此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立足校情,涵育学生优秀品格;通过项目学习,锻造学生多元能力;特色评价,助推学生持续成长。
丽华二小总务处副主任陈秋艳《为安全教育涂上明亮的底色》
陈主任强调了“创新”与“坚持”,结合现有的“安全平台学习”效率不高,从而思考如何将安全常识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安全意识?将安全教育做成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进行沉浸式安全教育体验,站为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在守护中实现共同发展。
香梅小学教发部副主任姚飞月《有心插柳柳成荫》
姚主任分享了学业质量管理,香梅小学聚焦“教师团队发展”、“课堂生态转变”、“学生素养落实”三大目标,推进学校教研组建设,提升学科教师研究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我们期待思考+行动=出路,让创造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