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17年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教职工消防运动会成绩公示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学校动态>>聚焦单元设计,提升学生素养——蒋晓燕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六次活动
聚焦单元设计,提升学生素养——蒋晓燕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六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奕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526日下午,蒋晓燕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齐聚解小,进行部编版教材二下第七单元“有趣的变化”大单元教学的探讨与实践。本次活动采用线上观课线下评课相结合的模式,研讨前,大家在网上自主学习了由工作室成员范燕燕、毕盛媛两位老师分别执教的二下第七单元的两篇课文。

范燕燕老师执教《蜘蛛开店》一课时,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来促进课堂的及时生成。通过从文章中找一找读一读、做动作读一读、联想画面读一读等方式展开语言的训练与运用,特别是在指导朗读“蜘蛛卖口罩”环节时借助“互联网+”技术让学生为这段话添加微信表情包,再跟着表情包读一读,这一系列的朗读指导与情感体验的层层递进,为后面生动地讲故事做铺垫。教学时范老师考虑到了文本特点——结构的反复,重点教学“卖口罩”的故事,从找到关键词读好故事到根据关键词讲好故事,并以此为基础,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卖围巾”与“卖袜子”的故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毕盛媛老师以《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为依托,围绕“青蛙为什么卖泥塘?”、“来买泥塘的顾客都有谁?”、“青蛙的泥塘卖了吗?”这三个核心环节展开。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生活实际和抓关键词,掌握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借助“互+”平台,学生在自主投票中,明确讲好故事、读好角色的要求。整节课学生从会读、会说到能讲、能演,层次分明,学有所获。

评课环节,工作室成员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顾泓雯老师认为范老师课堂做到了3点值得学习:识字方法多元,基础扎实;朗读形式多样,指导到位;说话训练多彩,有抓手。整节课在目标的达成上落实的比较好,教学目标明确,关注低年段学情,紧扣文本特点让学生习得方法,学得扎实,学得快乐,达到了教学相长赵金龙老师觉得毕老师的教学做到了4个关注,关注识字教学、关注课后习题、关注文脉的梳理、关注文本写作的密码,这是非常值得肯定与学习的。同时赵老师还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文本的写作密码是教师告知,能不能通过字体加红的方式,让学生读读前后句,谈谈自己的发现,教师最后加以总结。第二,这是互加的课堂。该课当中使用的平板只有两处,都是使用的投票功能。能不能多一些其他方式的使用。

听完大家的发言,工作室领衔人蒋晓燕老师做了题为《有趣的变化——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题讲座。她从重新认识单元、重新认识“单元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例谈三个方面谈了基于教材的单元解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任务情境以及学习活动。本单元以“课本里的动物园”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两个任务,四个活动”进行学习, 将识字写字、讲述故事、练习写话、阅读课文统整在“有趣的变化”这一主题情境中。

蒋老师结合两节课,和大家分享了两位老师是如何带着孩子读故事,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情节结构和典型句式,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厘清文本脉络,学讲故事,巧妙地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

最后她总结道:新教学,新研究,新发展。我们将在后续的大单元教学研讨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活动。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向,借助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努力使课堂生态发生真实的变化。

此次“有趣的变化”大单元教学与实践的研讨活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较以往都有着一定的变化,迈出的这一步看起来很小,却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微光聚拢必定会汇成一束亮光,携手前行,最好的时光就在路上!

撰稿:范燕燕 毕盛媛 拍摄:杨 审核:蒋晓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邮编:213003    电话总机:0519-88102061    总机传真:0519-8810206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