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22日下午,解放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七楼元素馆,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黄春艳、蒋芙蓉两位老师执教观摩课,钱偲偲主任主持。活动特别邀请了常州市教研室朱洁茹老师莅临指导。
第一节课,五年级黄春艳老师执教《军神》。黄老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让让学生抓住“为什么称他为军神”这条线索,从语言、动作、神态中品读刘伯承坚定的意志品质;课中,黄老师及时补充两段刘伯承的资料信息,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感受刘伯承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咬文嚼字”,学会如何品读人物精神,也让语文素养真正地落到实处。
第二节课,三年级蒋芙蓉老师执教《花钟》。蒋老师的教学板块清晰,教学活动丰富精彩。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精神饱满,学习兴趣浓郁,在蒋老师的引导和评价中学生学得趣味盎然。蒋老师立足语文学科素养和年段特点,设计了学习任务单,有效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根据本文特点,蒋老师带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准确、丰富和生动,无痕推进课堂。
接着,进行教研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由上课教师讲述教学设计意图和上课的反思。三年级张羽、戴彩娥老师分别对《花钟》一课进行评课;五年级王俏婷和陈红琴老师分别对《军神》一课进行评课;青年教师代表李旻轩也谈一谈观课的所思所获。
最后,朱洁茹老师进行高位引领。朱老师肯定两位年轻教师的教学工艺都有明显的长进,能够做到人在课中央,心中有学生。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有明显的年段考量,《花钟》一课从扶到放,老师带着学生细细品读第一自然段,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这个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军神》一课要在对话体文本这一题材上作教学设计的重构,将揣摩人物精神品质于细节之中,做到润物无声。朱老师指出,我们在备课时要研读教材,精准定位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目标导向,慢慢做到教学相长。
(撰稿、照片:戴彩娥 审稿:钱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