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它绚丽多彩,蕴涵丰富。11月19日下午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观摩优质课。
线上观摩,赏优师风采
本次活动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线上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数学课堂”。因为今天也正好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的线上直播,能近距离和优秀的老师面对面,领略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和优师共成长。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超高的理论水平,每一个上课老师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更新完善的良好契机。全体数学老师就观看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点评交流,研讨促进步
一年级:本节课始终围绕“让学生自主参与,深刻体验”这一宗旨,将学生单独学习和小组合作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新知探索的全过程。观察物体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王老师的课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二年级:今天观看了《观察物体》一课,博爱小学王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够抓住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并组织各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三年级:细细品味了博爱王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王老师始终以高度的热情,激起学生积极的求知欲,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如何学会分析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充满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充满了数学思想的渗透,将动与静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更是将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大胆创新,整节课充满了无限思考魅力!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难掌握得多。三位老师的课都比较注重合作与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乘法分配律的建构。在教学中既注重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结构特点,也注重其内涵。简算是基于运算律或性质法则基础上进行的等式变换,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在运用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因此三位老师在练习中都比较注重对等式进行变形,加深利用运算律能简算的意识。
五年级:《观察物体》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体验一般情况下,在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王老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王老师的课堂以激趣为主要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导入,是成功的良好开端。
六年级:博爱小学观察物体一课安排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 是实物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实物一-初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二是观察想象,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把某个视角下观察到的物体简单画下来,通过画面进行空间想象,从而判断出该物体的整体形象。两类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锻炼了学生认识事物的全面性,使学生学会本位观察,即学生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实物,形成在这个特定角度看到物体形状的表象,也学会了换位观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今天的观摩学习,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应该师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通过观摩学习,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了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任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更新!
(撰写:杨丽、各年级备课组 拍摄:各年级备课组 审核: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