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意渐浓。2020年10月28日,天宁区蒋晓燕教师发展工作室全体成员相聚香梅小学,开展第十一次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蒋晓燕老师主持,以“聚焦单元目标 探索习作范式”为主题,旨在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单元、大主题背景下,习作范式的应用与发展。
香梅小学王文辉老师执教三年级习作课——《创编童话故事》。王老师以鲁迅、海明威的名言导入引出习作贵在修改。接着就同学上传在全景平台的习作,进行交流点评。在梳理归纳中,厘清童话清节结构的一般模式。在学生习作的比较中,发现学生习作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后,再次上传平台,进行发布。
香梅小学杨奕老师执教四年级习作课——《小小“动物园”》。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读着绘本,跟着绘本学写作,学语言,学结构布局。学生在指导下进行片段练习,学着写出人物的特点,介绍有序有重点。运用多元评价表,指导学生评价修改,最后再次上传发布。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得扎实有效。
评课环节,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简单介绍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然后工作室全体成员各抒己见,说亮点,谈建议。蒋芙蓉、张敏、顾泓雯、毕盛媛老师,都肯定了王文辉老师的课堂环节清晰,能够从学生创编童话遇到的问题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在指导学生写的过程中,更好地结合单元目标,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关注童话特点,熟悉童话结构,指导学生构思生动有趣的情节,做到习有所得。谭庆柱、范燕燕、赵金龙老师高度评价了杨奕老师有设计感的课堂教学。课堂推进注重螺旋上升,引入绘本别具匠心,评价表的设计让学生有章可循。同时也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提高要求,体现年段目标。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蒋晓燕老师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引领。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为研究课所付出的努力。纵观这两节课,都按照了互联网+习作范式的三个模块进行了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她也指出第二模块“聚焦问题,分享交流,个性重构”中“聚焦问题”是难点,教师要更好地结合单元目标,寻找真实问题。围绕学生习作中的真实问题,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展开教学。工作室的项目研究要围绕 “新教学” “互+” 和“范式”三个关键词展开。希望工作室全体成员能更好地研读单元目标,立足单元整体,找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更好地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学习的增长点;更好地运用互+平台,激发合作探究,成为范式研究的落脚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工作室成员将继续与互联网相约同行,深研新教学,互相督促,携手共进,实干笃行,不负韶华。
撰稿:赵金龙 拍摄:杨奕 蒋芙蓉 审核: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