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又是一年毕业季。给孩子满满的仪式感,珍藏一份独特的毕业记忆,是学校六年级老师的初心。5月28日下午,吴燕副校长、蒋晓燕主任带领六年级星级班组全体老师齐聚教学研究室,开展后疫情时代毕业典礼策划研讨会。会议由蒋晓燕主任主持。
蒋主任提出:后疫情时代,我们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有全新的思考和策划。在毕业季的长线活动和夏季课程中,我们已经开展和策划了很多精彩活动,可以有机整合,创意形式,以爱、责任、感恩、梦想等关键词,帮助孩子回忆生活,学会感恩,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讨论,大家初步拟定将“yi”作为典礼主题。忆——金色童年;艺——阳光成长;意——梦向未来。展示学生成长,可以将疫情期间特有的故事以多样的方式来呈现。
关于“这份独特,如何出彩地呈现”,六年级各班班主任给大家做了深入的分享。有的老师认为:全程录播,会抓不住学生泪点,不足以达到现场展演的效果,六年的小学生涯,在最后一刻,还是应该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难忘、催泪,且洋溢青春气息的舞台;有的则提到:线上线下相结合,部分活动以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如“云播速达”——快速回放疫情期间的课程场景。部分活动还是应采用传统现场表演,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这场终生难忘的毕业典礼所带来的震撼。有的老师提出了困惑:应该以什么形式的单位组合节目更为合理?
在场综合组老师,则从学科活动角度说出他们的整体策划。“蓝风铃合唱团唱响抗疫励志歌”、“沙画画未来”、“我是防疫小专家——创新科技制作挑战赛”等系列毕业季活动的设计,无不彰显各位综合学科老师将学科特点与毕业季这个时间节点相融通的构想,希望带给毕业班孩子们一次与众不同的毕业之旅。
最后,吴燕副校长在肯定各位老师积极献计献策的同时,给予六年级几点建议,她说:“回顾六年的征途,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印踏出孩子们的足迹,每一束花草都记录着孩子们的故事。而在这离校的最后一刻,一定要与众不同。常态化防疫限制了节目的形式和人员,建议以班级为单位构思节目。云上活动作为整体活动的一部分,线下典礼呈现一定要短频快。
人生的毕业典礼,为数不多。这个夏天,让我们用心策划,记录孩子毕业的样子。相信孩子们会把所有的不舍、感激、祝福、憧憬都定格在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尽管不舍,但依然充满期待地祝福他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摄像:朱茜菲 撰稿:朱茜菲 审核: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