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恰逢小满,艳阳高照,草木葳蕤,在这样一个充满花香与爱的日子里,常州市统编教材线上培训暨语文组第四次教研活动如期举行,老师们观摩了五年级两节课的教学和说课评课。
第一节课是新闸中心小学杨允老师带来的《跳水》,课堂上杨老师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发展需求逐级展开,通过角色体验、朗读渲染、推测分析、讲述故事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船长在危急时刻所产生的思维过程,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谋篇意图与构思巧妙,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关注。首先,关注阅读,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让学生读懂故事;第二,关注表达,品析文章的细节描写和谋篇布局,习得表达方法,并向读学写;第三,关注思维,在分析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冷静分析,恰当处理的意识与能力,由阅读走向生活。
第二节课是觅渡桥小学戚文静老师带来的《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过程中戚老师将习作中的指导与本单元课文结合起来,以《跳水》中孩子一步步被逼上险境的过程,身为船长的父亲向儿子举起枪,逼迫儿子跳水的情节等为例,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平铺直叙,情节设计要有起伏和波澜。并巧妙利用学习单,借助支架的搭建,带着学生制定探险计划、构思探险情节、描摹探险情节,助力学生创编探险故事。最后片段交流环节则结合语文园地六习作修改指导进行示范评价。
随后各级部老师各抒己见,积极展开评课。
朱莹老师认为《神奇的探险之旅》这节课的亮点颇多,老师不仅利用《金银岛》、《鲁滨逊漂流记》等学生熟悉的探险书籍,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学生写探险故事的兴趣。还借助核心要素,架构文章脉络,训练了学生把握习作提示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读写结合、单元融通,为孩子的有效构思和修改提供了方法支撑。
陈慧老师认为两位老师均将独立的课文置于单元整体中进行教学,不仅体现了年段教学特点,深刻领悟编者的意图,更进行恰当地语言文字的训练。以第二节习作课为例,戚老师巧妙设计任务单,层层推进,带着孩子们从人物、场景、装备、险情等展开,用合理丰富的想,刺激惊险的情节创作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神奇探险之旅。
张钰老师认为《跳水》是一篇富含深刻哲理的小说,杨老师让学生在了解事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了解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体会到船长“急中生智”果断、了不起。虽然是无生环境,但老师的语言非常精练而又充满柔情,在老师激情语言的感染下,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情感。
谭庆柱老师认为戚老师这节《神奇的探险之旅》,精巧的设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探险之旅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引导学生根据情景编故事,写出情节的曲折,珍视学生独特感受,选取话题。学生自主选择探险的地点、装备、伙伴等,立足学生视角,拓展想象空间,充分表达。
因为疫情,市统编教材培训改为线上进行。无生课堂20分钟的精彩教学,加上精当的教学阐述和精妙的专家点评,让老师们更加清晰教材特点,把握教学意图,这样的培训更有实效。与此同时热烈的研讨不仅分享了智慧,拓宽了思路,更是点燃了老师们钻研教材的热情。在特殊的后疫情时代,我们必将加强继续迈着坚定的前行步伐,不断探索研究统编教材,成就更高效、慧学的语文课堂!
撰稿:钟瑮珺 审核: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