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校园,风华翠茂,草木温润,生机盎然。可爱的孩子们脱下口罩,笑意盈盈地告别了春的萌动,迎来了夏的生长。5月14日下午,各年级数学教师在办公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大家结合教学内容,首先在线学习了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所主讲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备课策略》,并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探讨如何立足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备好每一节课,更高效扎实地推进数学学科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紧接着,数学学科吴婧主任带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们结合视频学习检查反馈了各年级数学教案,进一步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需要做好准备,而备课正是教学的起点,如何扎实有效地备好课对于教师的成长、学生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备课,是指每一位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带着对备课的自主思考,各备课组数学教师积极开展了本次学习,跟随潘院的脚步,一起从三个视角:备课的内涵,备课的内容,备课的策略来探寻“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备课策略”,体会备好课是教师一辈子的修行,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有的素养与追求。
备课,就其内容而言,需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写好教案,写好反思。备好教材,要站在初等数学的视角、数学思想方法的视角和学生思维的角度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数学实质、知识逻辑与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体例结构。备好学生,要在观察、交流与互动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与理解能力等。备好教法,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结构性的资源并根据交流的体会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完善,并开展有效练习。写好教案,要把教案作为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根据,过程中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全貌规划与教学语言的转换。写好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对自我教学的思考与自省,更培养自我理性思考与专业表达等能力。
就其策略而言,备课需要经历阅读--思考--实践--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学会专业化解读教材,要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特点,把握一类知识的展开逻辑,在教材对比中理解教学方式;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基础、活动经验来常态化地做好学情分析;要面向全体设计教学方案,借助设计自主式的探究活动、互动式的交流活动、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等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暮春醉五月,莫负好春光。本次教研活动中,在潘院的高位引领下,数学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在探讨、交流中开拓了思路,启迪了智慧,对“备课”更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未来,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在专家老师的高位引领下,我们必能在教育之路上携手奋进,更好地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数学教育!
撰稿:王雪薇 拍摄:各年级老师 审核:王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