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武进藏书票博物馆的蔡蓉馆长走进常州市解放路小学,为毕业班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场精彩的博物馆古代智慧体验活动——毕业少年们的“藏书票”。毕业班全体学生共同在演播厅参与了本次活动。孩子们了解“藏书票”,感悟藏书文化,并制作了自己的“藏书票”。
了解藏书票
提起藏书票这三个字,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似乎能闻到扑面的书香。藏书票是一种袖珍版画,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图书收藏者用以表明书籍持有的标记之一,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读书人将其称为“书魂”,美术界称其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蝴蝶”“微型艺术”等,这种比喻足见它的珍贵与美丽。20世纪初藏书票传入我国。一般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上通行在票上写上“EX—LIBRIS”(拉丁文字)。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藏书票一般要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世界爱书组织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藏书票大会,至今从未间断过。现在已发展到六十多个成员国。
蔡馆长为本次讲述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通过细致的讲解,为同学们深入浅出的演示“藏书票”的诞生、发展、用途、意义等相关知识。希望通过学习藏书票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爱上读书,爱上传统文化为他们带来的乐趣。
制作藏书票
蔡馆长通过课件,详细介绍了“藏书票”的前世今生。而坐在台下的孩子们也早就按捺不住想要一展自己的才艺了。随后的活动中,蔡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藏书票”的制作过程:经过专业老师们的制作,一枚枚简单但精致的藏书票就完成了,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的学习着,开心极了。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铅笔绘图、底板上色、开始拓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一部分六年级的学生代表参与了制作,虽然只学习了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小艺术家们”制作的有板有眼非常认真。经过一番努力,每一位孩子都制作了一张专属于自己的藏书票。大家纷纷在藏书票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作留念。
本次的活动是解放路小学毕业系列课程活动之一,也是送给毕业生的礼物,希望这份带着“文化味儿”的记忆,为懵懂少年期埋下的“梦想”种子,希望他们能在漫漫人生路里生根发芽。
撰稿:王文辉 审核:吴燕 拍摄:周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