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草长莺飞,百花齐放的美好春光里,解小教育集团语文教研组第五次教研活动在演播厅如期举行。集团内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共同走进缪依老师的课堂,并在市前瞻性项目组“生活与实践群”的引领下,一起学习并探讨创新素养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
上课伊始缪依老师从复习字词导入,带着孩子们回顾旧知,重温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紧接着缪老师相机补充关联词语和表示顺序的词语,关注学生的说话训练,而最后的畅谈美食环节更是引燃整节课的高潮,孩子们学以致用、畅所欲言,结合生活体验,进行表达迁移,有条理地介绍美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课后,语文组的老师们围绕这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张羽老师认为在语言表达中用上关联词和表示顺序的词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应更多地关注孩子说话、造句的能力,为今后的写话奠定扎实的基础。而给予学生句式,让其进行仿写的方式则更易于接受,也更具与可操作性。张钰老师认为这节课将创新素养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了三个新:新思维,从千人糕延伸到身边的美食,拓宽学生思路,学以致用;新认识,在拓展学习中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提升;新成果,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维、语言习惯,并将两者融会贯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秦宇杰老师肯定了缪依老师将创新素养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初次尝试,同时秦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范本的选择上还要有更明确的指向性,读写结合。在练说环节,选择更简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的菜肴,更易于学生表达。谭庆柱老师认为本节课从生活实践出发,突破写作的难点,并且注重表达的条理性。但用关联词说一说美食制作的步骤则侧重于说明性的文章,课堂要更加体现语文性。
随后,前瞻性项目组“生活与实践群”的老师们带来了他们的学习心得。董凝艺老师提出目前碎片化、散点式阅读的现状,难以形成阅读知识框架。而整本书阅读则如一幅优美的画卷,能让学生长久地沉浸在文化里。以关羽为例,其丰富的人物形象贯穿始终,从一个章节很难体现,只有阅读整本书,才能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钟瑮珺老师从识字写字出发,认为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让学生遵循规律,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探究、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写字方法,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前瞻性项目的研究,给了我们新的思考和挑战,感谢缪依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在不断前行的路上,相信解小语文组的老师们必将不断学习,勤奋钻研,积极进取,努力提升自我!
(撰稿:钟瑮珺 拍摄:王文辉 审核: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