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细雨润泽了万物的生机,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解放路小学前瞻性项目——《指向儿童创新素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建设的实践探究》研讨会议(二)在教学研究室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采菱小学杨静老师作课程微讲座《诗采书声承经典,盛景重开书院里》。
与杨老师初次相识在她执教的《小种子》课堂上,杨老师的侃侃而谈、学生的慧学灵动,给我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在杨老师的详细介绍下,我们了解到采菱小学通过“指南针双课程”体系的引领,积极开展“诗采书声”海量阅读课程,使每一位教师都成长起来,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起来,每一位家长都参与起来,为了培养有正气、有底气、有灵气的现代儿童。
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根据各班级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读书方案。不同的阅读方式将阅读习惯融入学生的生活,在校期间安排了每日共读、午间阅读以及学校特有的阅读课,零碎的课余时间呗充分利用起来投入到阅读中去。在家中也有推进阅读的方法,如国庆期间只布置阅读任务,寒假自主阅读每天打卡,并通过阅读单和阅读记录卡等方式进行评价和反馈,可谓润物细无声。有这样大量的有效的输入,才有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厚积薄发的输出。在平时识字学习中,师生一起将相同偏旁的生字整理归纳,编上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加上妙趣横生的识字操,孩子学起来津津有味,并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提供了有效途径。
海量阅读这项深远而繁琐的课程,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背后流淌着一线教师们数不尽的汗水,班级中的孩子大部分是新市民的子女,在杨老师的引导和努力下,家长深切体会到有效阅读的魅力,家长与学校渐渐形成统一战线,班中的阅读氛围日益浓厚。
每月的相聚,创造无数幸福,这杨老师慷慨的分享,对我校“指向儿童创新素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建设的实践探究”传递了有意义的影响,相信解小教师们将在前瞻性项目研讨中带着研究热情,继续前行。